熱門文章
詳析:對充電樁行業的未來展望
發布時間:2020-05-21 分類:交通百科
據2018年7月11日,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對外發布的數據顯示:截至2018年6月,聯盟內成員單位總計上報公共類充電樁271751個,充電設施保有量平穩增長。此外,2018年上半年各省、區、市公共和私人充電設施保有量平穩增長,充電電量連續三個月保持增長,總體較上月有一定幅度增長。新增部分的公共充電樁(含專用)同比增長90.6%,公交、出租等專用車輛的電量增長呈上升趨勢。
盡管近幾年充電樁行業發展勢頭看似良好,產業順理成章地開始實施多元化經營戰略,業務急速擴張。但事實上,卻還存在著不少問題。雖然行業前景被一致看好,但目前電動汽車市場的發展并未完全成熟。標準、規劃和土地三大問題攔在充電樁建設的路前,充電樁建設也并不一帆風順。故而,在此背景下充電樁行業面對洶涌而至的“浪潮”,又將如何逆水行舟呢?
面臨問題:“有車無樁、有樁無車” 等現象并存
面對充電樁現狀,行業人士紛紛感知,充電樁產業雖已告別跑馬圈地,但目前國內充電樁行業仍面臨相關壁壘。近幾年,充電樁一直保持迅猛增長的發展勢頭,部分地區呈現出發展過快,與電網不協調等問題。建樁不合理,隨即也面臨:“有車無樁、有樁無車等現象并存”。
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不斷擴大,充電基礎設施結構性供給不足的問題日益凸顯,充電樁整體規模仍明顯滯后。一方面,充電樁與同期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規模不匹配;另一方面,充電設施的布局不合理,充電樁的使用率偏低,企業缺少可持續、可復制的商業發展模式。
據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數據,按172萬輛的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計算,車樁比約為3.8:1,遠低于1:1的建設目標。充電樁建設缺口大、充電設施配套難,充電設施利用率偏低等矛盾突出。由于不同城市的公共充電樁利用率水平不一,“大跨步”的建設速度也帶來了大批充電樁閑置的問題。
通過查閱相關統計數據獲悉,目前北上廣城市地區充電樁利用率達70%,但二三線城市的利用率卻極低。雖然中國充電樁總量可觀,但公共充電樁平均利用率僅為15%,有些充電樁甚至成了僵尸樁。目前市場上的充電設備質量參差不齊,部分充電樁無法有效使用。由于初期的“跑馬圈地”,很多企業建樁時并沒有考慮市場需求,只專注于搶地盤和擴充市場份額。還有一些充電樁裝得很偏遠,有效的充電樁數量并沒有(統計的)那么多。
此外,中汽中心與國外車企曾在2016年對10個城市做了電能質量的測試,根據長期的測試,發現存在充電樁電壓不穩定、電壓諧波嚴重的情況。加之燃油車占車位等問題,還有充電樁精準性定位不高,增加了消費者準確找到充電樁的難度。而且在充電和啟動的流程上,間接設計方面也存在操作特別繁瑣的情況;以及支付方面,就目前來說也沒有真正的實現互聯互通。凡此種種,都直接導致用戶體驗差,嚴重影響用戶使用。
破解之道:合理化運作 優化配置資源力度
對于充電樁行業來說,依托于電動汽車的繁榮,作為電動汽車的“加油站”,充電樁建設的全面開展,無疑會提供巨大的市場。但要滿足500萬輛電動汽車的目標相比還有較大差距,充電樁企業的盈利情況并不理想,如果沒有新的盈利模式出現,將會影響到充電設施的普及。
充電樁產業發展尚不成熟,但在政府指引和可預見的龐大市場需求下,未來幾年,無論是商業模式還是產品技術,都將迎來重大變革。 毋庸置疑,充電樁是新能源戰略推進的終端市場,發揮市場化配置資源的力度,對資本的盈利有極大好處。但從實際情況看,各地落實程度和執行效果不一,不少地區不同程度存在資源分布不均等問題,有必要進一步加大市場化配置資源的力度和合理化運作。
據了解,在政策引導下,未來將有更多的商業模式涌現出來,包括車樁聯動、車樁一體等等。另外,充電技術的發展和創新也會促進充電產業多元化,包括電磁更換技術等,充電技術的便捷化和多樣化也將提升充電樁的普及率。未來,讓充電站建設更充分地與市場融合,重構充電產業未來的商業模式,也要加大力度關注超級充電站、無線充電、互聯共享等多種新技術、新應用。
此外,如何提高電樁使用效率,縮短回收成本周期成為充電樁企業扭虧為盈的關鍵。眼下,愈來愈多的樁企開始尋求充電業務以外的盈利方式。多方應對,市場優化配置資源,推進合理化運作;在充電樁產品設計及應用方面,細節仍需優化;而在功能設計方面,應該側重新舊標準的調整;對充電設施方面,應適當做兼容性的設置,充分發揮發展新業態及新模式。
一個行業發展走向成熟,必然會經歷重重考驗。根據現有市場表現來看,充電樁產業逐步轉變發展方向、注重用戶體驗,以及“互聯網+相關”商業模式創新,以期尋找新的盈利增長點。疾風知勁草,只有經過嚴峻的考驗,才能知道誰是真正的強者。而在今后很長的一個階段,充電樁企業需要充分發揮各自優勢,不斷刷新現有成績,創造新的高度!因為——逆水行舟,不進則退,這個道理大家都懂。